一起來瞭解“大腸癌”

結直腸癌(大腸癌)是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在全球居於惡性腫瘤第3位,死亡率高居第2位,以40~50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男女之比為2~3:1。大約70%的結直腸癌經歷腺瘤—腺癌途徑,時間跨度長至10-15年,其高危因素包括:腺瘤性息肉、炎症性腸病、家族史、過多脂肪蛋白質的攝入、缺乏膳食纖維、年齡、肥胖、人種、吸煙等。

理論上大腸癌這種疾病是可以預防的,但為什麼腸癌在我國還是成為僅次於肺癌和胃癌之後排名第三的癌症?
主要是人們對於腸癌早期的一些隱蔽性的症狀不重視,體檢又害怕腸鏡,從而將腸息肉拖成了腸癌。那麼要怎麼發現腸癌的信號呢?
  一定要謹記三多兩痛,三多指的是:

1、排便次數變多,正常人一般的排便次數是一天1-3次。腸癌早期的患者排便習慣會發生變化,如果發現自己的大便次數突然變多,還總是出現腹瀉與便秘交替的現象,那麼就要提高警惕了。

2、排氣次數增多且味道很臭,如果腫瘤發生在直腸較接近肛門容易發生阻塞,因此引起排便頻頻,而且氣味比較濃厚。

3、便血的增多,痔瘡出血一般是鮮紅色,如果便血是暗紅色的,通常與大便混合在一起,呈粘糊狀,就需要警惕了。兩痛分別指腹痛和肛門痛,腸癌患者會因為腸梗阻而發生腹脹腹痛,程度輕重不一,但隨著癌細胞對腸道的不斷侵蝕,還會出現潰爛和感染,使腸道發生痙攣,從而引起腹部異常的疼痛。如果腫瘤生長在肛門附近,就有可能表現出肛門口的疼痛。隨著腫塊的增大,還會出現肛門處的墜脹感、隱痛大便習慣改變、消瘦等等的異常。總的來說大腸癌是為數不多的可防可控的惡性腫瘤,真正等到他出現明顯的症狀大多數為時已晚了,所以在這裡我們強烈建議40歲以上的肥胖的人群,有腸癌家族遺傳病的,腸道息肉史,經常熬夜久坐的人,經常便秘的人,及時完善腸鏡的檢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實很多疾病的發生都是因為早篩意識的缺失,導致我們跟大腸癌上演了一場“龜兔賽跑”,80%-95%的大腸癌都是由息肉演變而來的,而在大腸癌慢慢發生的這5-10年,只要做過腸鏡,就能在他沒有成型之前把它切除,所以腸鏡是非常重要的早期篩查項目。
大腸癌的臨床表現包括:

早期結直腸癌可無明顯症狀,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現下列症狀:(1)排便習慣改變;(2)大便性狀改變(變細、血便、黏液便等)(3)腹痛或腹部不適;(4)腹部包塊;(5)腸梗阻相關症狀;(6)貧血及全身症狀:如消瘦、乏力、低熱等。

目前對於可切除結直腸癌,仍是以手術切除為主,結合放化療、靶向治療等綜合治療方案,提高患者生存率,但我國85%以上的結直腸癌發現即已屬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明顯低於40%;相反,早期結直腸癌治療後5年生存率可超過95%,甚至可以完全治癒。因此結直腸癌的早期發現和儘早預防至關重要。

目前直腸癌的手術方式主要有3種,它是根據和肛緣的距離,如果是7公分以上,現在是超低位5公分以上,就可以做Dixon手術,也就是癌前切除,把這塊腫瘤腸管切除以後,遠程和近端直接接起來,這叫做Dixon手術。如果是位置非常低,低於4公分一下,那就保不住肛門了,我們就操作了Miles手術,也就是挖肛手術,Miles手術就是把腫瘤和肛門一起挖掉,形成一個人造肛門,還有一個手術是Hartmann手術,就是年老體弱的病人,承受不了挖肛門,我們就把遠程給它閉死,近端腸管給他提到腹壁,做一個人造永久性的瘺,這種情況叫哈特曼手術,所以直腸癌的手術主要就以這三種方式。

對於大腸癌如何做到早發現呢,我們建議一般風險人群從50歲開始篩查,必要時可提前至40歲開始,篩查方法包括:

(一)糞便隱血試驗(推薦在連續3次排便中收集新鮮標本進行檢測,推薦篩查週期為每年1次),糞便 DNA 檢測(建議篩查週期為每1~3年1次)具有無需特殊設備、無需限制飲食、無創等優點,有望應用于人群普查,近年來成為研究的熱點之一。

(二)結腸鏡檢查(推薦篩查週期為每5~10年1次高品質結腸鏡檢查):結腸鏡可直接觀察到結直腸腔內壁,是發現腸道腫瘤最敏感的方法。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70%的散發性結直腸癌與生活習慣有關,且66%-78%的結直腸癌可以通過健康的生活習慣避免。

隨著社會的進步,長期食用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的食物以及長期吸煙、飲酒、肥胖等都是結直腸癌發病的高危因素。因此均衡膳食、戒煙酒、控制體重等措施對於結直腸癌的防治至關重要。那麼腸癌患者應該吃些什麼呢?

應該吃一些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白菜、菠菜等,此類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一方面能改善糞便的體積,另一方面也有助於控制排便的次數,但是,應以加工過的細纖維為主,攝入過多的粗纖維會導致腸梗阻的發生,尤其是剛完成腸癌手術的患者,飲食應注意以易消化、半流質為主。另外,還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以補充胡蘿蔔素和維生素,這對腫瘤患者的營養均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同時,飲食要忌過量,忌煙酒,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食易產生變頻和排氣的食物。注意油炸食品的攝入量,注意少食多餐,營養均衡。同時,保持大便通暢,定時排便,能站不坐, 能走不乘,增加活動量, 防治息肉、慢性結腸炎、慢性痢疾等癌前病變。

Posted in 健康科普 and tagged .